本文作者:小旺

中国菜八大菜系十大菜系 豫菜图片

小旺 今天 1
中国菜八大菜系十大菜系 豫菜图片摘要: 中国的八大菜系是由豫菜演变而来的,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豫菜不属于八大菜系?豫菜为什么形成的最早却进入不了十大菜系?中国的八大菜系是由豫菜演变而来的,你认为是吗?河南菜系豫,即中原(河...
  1. 中国的八大菜系是由豫菜演变而来的,你认为是吗?
  2. 为什么豫菜不属于八大菜系?
  3. 豫菜为什么形成的最早却进入不了十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是由豫菜演变而来的,你认为是吗?

河南菜系豫,即中原(河南)菜系,被有“烹饪鼻祖”和“中华厨祖”之称的伊尹便出生于河南,伊尹因为善于烹饪曾被(商朝)商汤王看重,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及“火候论”,豫菜是我国各大菜系的渊源。

无稽之谈,纯属骗人。历史上,河南作为四战之地和大旱、大涝、蝗虫、黄河泛滥等灭顶频发之地,人们如果能填饱肚子,不被饿死,不卖儿卖女,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就很不错了,还谈什么美食”。看看黑乎乎的“胡辣汤”,黏糊糊的“糊涂面”,还有清汤寡水的“水席”,就知道什么是“豫菜”了。

不是。

中国菜八大菜系十大菜系 豫菜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八大菜系粤菜苏菜闽菜、浙菜、鲁菜川菜湘菜徽菜说法是1980年后才出现的。

当代中国各种菜系所使用的烹调方法、各种调味料选择使用等其实都是在清末萌芽,民国年间基本成型,解放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在仍然在不断发展、演变。

各大菜系的形成主要与当地所产食材、口味特点饮食习惯等有关,菜系之间相互也会有影响。

中国菜八大菜系十大菜系 豫菜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八大菜系中没有任何一个菜系是有豫菜演变而来的。

我有点闹心,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太出乎意料了,尽管我并不知道这八大菜系出自哪里,但说是来自于豫菜就太敢想了吧?豫菜有啥可以借鉴的,哪道菜是豫菜系的旁亲?能联系上吗?就一个胡辣汤还有啥?不说了,会被喷的,没办法,所知道就是这样!

先看看八大菜系有没有豫菜!有的话,还有点可能。没有的话只能说豫菜不成系统,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不知道豫菜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在八大菜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于八大菜系是豫菜演变而来,从历史和现实看都缺乏依据。

中国菜八大菜系十大菜系 豫菜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豫菜不属于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北方只占一席,就是鲁菜。然而豫菜,陕菜,这两个北方大省,都无缘加入大家族,究其原因,就是面食为主要饮食习惯的省份,在菜品的精致程度上不鲜明,无法与南方精致佳肴相比较,饮食不大出彩。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基础决定生活形态,也可以不含蓄的说大部分民众生活水平不行,有历史发展因素的制约,有兴旺,也有没落,尽管豫菜没有进入八大菜系,但豫菜的口感和受众不容忽视,因为最起码河南有一亿多人民。

现在想来,提到豫菜,似乎没有叫得响的代表性拳头菜肴想到中原,势必想到的是烩面,烩菜,胡辣汤,水煎包,水席,河南黄牛肉。这就是河南人民的人间烟火,值得一提的是,吃烩面都会来瓶啤酒,拍个蒜汁拌凉面条就能吃的爽翻天,蒸面条更是吃的虎虎生风。

那么菜品呢?菜品呢?菜品呢?菜品在河南,已经泯然众人矣,河南北部菜肴习惯善于制作家禽肉类,口味偏重,河南南部口味偏辣,欢喜炖菜,河南东部与苏北一样菜式习惯错综交杂,扒菜烩菜纷呈,河南西部口味稍偏酸,以民间水席突出。曾经的帝国开封,其菜式随着政治的变迁,郑州取代了其地位,成了新的豫菜本营和传播属性。

河南的菜品没有一个像川菜,苏菜那样的代表性菜品,比如提到川菜势必想到回锅肉,提到狮子头势必想到苏菜的淮扬菜派系,提到河南则非常容易想到以面食主打的风味小吃,说句公道话,河南的水煎包不同凡响,仅此一样可秒杀南方系各类早点。

传说大宋朝,是古代讲究生活品质的朝代,精致性也是秒杀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官窑瓷器就是最好的见证。但是江南地区依旧自古繁华,快乐的南宋当局“直把杭州作汴州”,乐不思开封,尽管无法考证当时的河南国菜对南方是否有促进作用,但势必有一定的影响,封建王朝掌权者也是肉身,凡是肉身,他的胃一定有记忆

洛阳水席)

提起中国菜系,大多数人就已经流利地说出“川、鲁、粤、淮扬、闽、浙、湘、徽”这八大菜系。这些为中国人所熟知,也算是中餐的代表。然而豫菜不在此列。事实上在全国人民的心中,豫菜作为独立菜系,名气确实不够响亮。

(中华厨祖、豫菜创始人)

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菜系源于豫、始于伊尹盛于宋」的说法。河南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区,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源地的之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南地处中原,古时,中华文明以中原为圆心像四周扩散,上到儒家文化,下到饮食习惯,一直影响中国人至今。

西湖醋鱼、鲤鱼焙面)

就拿淮扬菜来举例。作为杭帮菜的看家菜,西湖醋鱼名声在外。鱼肉爽滑,鲜嫩酸甜。一切的美味得益于那一层平滑油量的糖醋。殊不知,作为开封名菜,鲤鱼焙面同样也以酸甜口味而名扬天下。除了糖醋熘鱼味道鲜美,这道菜妙就妙在它的食趣上。“先食龙肉,后食龙须”,鲤鱼焙面被越来越多的来汴客人所赞赏。地理位置的不同,选用的鱼类不同, 但是口味相似,都深受国人喜爱。

(川菜、粤菜)

河南是中国的老大哥,我们不屑于争名夺利。甲骨文都起源于河南,我们骄傲了吗?

中国厨师之祖伊尹就是河南人,厨师之乡长垣在河南。从大宋以来的宫廷厨师几乎都是河南人,现在***的厨师也是河南人为主。可见河南菜还是比较受待见的。河南菜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融会贯通,博***众长,味道居中,***都能吃。

河南本身也有四大菜系,豫北菜系,洛阳菜系,开封菜系,信阳菜系。其中洛阳水席独具一格,有3000年历史,号称菜系之祖,菜系活化石,就是古人吃的样子。

河南菜不在八大菜系,并不是说河南菜系不行,作为百菜之祖肯定比八大菜系高一个层次,因为缺乏地方特色,豫菜其实就是国菜,国宴上的菜就是豫菜,鲁菜,淮扬菜为主。其他地方菜根本上不了国宴的席面。

别忘了河南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燧人氏在这里取火,杜康在这里酿酒,最早的五谷种植起源在这里。最早的青铜食器起源于中原。9000年前河南先民就开始制造骨笛了。

河南人,低调,不善于宣传自己,仅此而已。

很多人说豫菜如何如何,河南人们生活如何如何,其实没有说到根子上。

咱们先看看八大菜系什么时候形成的,最初只有川鲁粤淮扬四大菜系,形成于清朝,清朝后期增加浙闽湘徽四个菜系,共称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形成,并非是由于这八个省[_a***_]多么多么无敌多么多么神厨。这显然是一种严重的误解,菜肴的形成,非一个地区之能,举个例子。就说全国著名川渝菜品毛血旺,也只不过是民国时期发明的,起源于重庆,毛血旺中用到了鱿鱼,极品毛血旺中还用海参,但是众所周知,重庆不靠海,用海鲜作为原料做的毛血旺,自然要归功于往来的贸易。

菜系的形成,是一种饮食习惯的代表,而各大菜系中,也有很多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部分。别的不说,就说北京烤鸭,起源于江浙,江浙烤鸭起源于南宋时期,南宋时期烤鸭来自北宋都城汴京包括杭州著名的小笼包,也是那时候从开封带过去的。随着历史上的数次迁移,全国饮食文化已然形成了大融合。再比如吃辣,有人说川渝湘喜辣,可是陕西人也能吃辣,著名的辣椒品种秦椒,辣的一点都不逊色。川渝地区喜辣是气候条件形成的。八大菜系,除了山东鲁菜是自发形成,主菜都是以海河鲜为主,而其他七个菜系,基本都是全国贸易往来和人口迁移而集全国之力形成。八大菜系,主体部分形成于明朝,成名于清朝。而在宋朝时期,河南菜就已经闻名天下了,八大菜系中不鲜见到河南菜肴的影子。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河南菜比较中庸导致的。

河南地处中原,历来就是各地区间文化、经济以及民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所以,造成了河南的饮食要照顾各地的口味。但是在兼而蓄之的过程中,也就逐渐的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河南菜没有特点,其实也就是最大的特点。酸甜苦辣咸,河南人全能吃,也并不计较那么多,所以呢,也磨练出了河南人随遇而安的性格。骨子里河南人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但是无论到了哪里,河南人都有很强的生命力。

河南菜有几个代表作,别说外地人没吃过,即使本地的也有好多人没那个口福的。比如说套四宝,选料考究,工艺繁琐,鹌鹑外面套鸽子,鸽子外面套鸡,鸡外面是鸭,更难得的是骨头都剔了出来,而且还完整无损,据说倒进去水都不会露出来,所以呢,没有提前预定,那是绝对吃不到的。

各位想尝到最正宗的豫菜,除了以洛阳水席为代表的豫西风味,以信阳为代表的豫南菜之外,就是以开封为代表的豫菜了。据说河南十大名菜,开封独占九席。

而在开封做的豫菜最好的,公认的是“又一新”饭店,还有河南饭店。

外地人提起河南,可能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胡辣汤和烩面,再就是小笼包子。其实河南菜还是有很多你没品尝过的佳肴。

豫菜为什么形成的最早却进入不了十大菜系?

进不进哪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本地人喜欢就是好的。

没到过河南的,可能一听到豫菜第一感觉就是胡辣汤和烩面,其实这也怪不得外地人,谁让咱们河南那么低调,一直不善于宣传呢。

豫菜的品种还是非常多的,比较著名的有鲤鱼焙面、煎扒青鱼头尾、套四宝、牡丹燕菜、扒广肚、炸八块、汴京烤鸭等等。

具体到民间的菜肴那就更多了,比如说桶子鸡、炒凉粉等等。

河南菜主要是以咸香为主,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特色。不像其他菜系那样或酸,或甜,或辣那么特色鲜明。个人认为这是河南地处中原大地,在过去交通和信息极不发达的年代一直都是东西南北交流融合的最重要聚集地。这就造成了各地的文化当然也包括烹调技艺的取长补短,这样河南菜在向四方传播的同时也吸取各地的技艺和方法。同时也结合本地的口感自成体系。

吃河南菜的感觉确实是,没有特别的感受,觉得就那么回事,这也正是豫菜的特色吧。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特色。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bww.com/post/14323.html发布于 今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