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系的名称特点的思维导图
菜系叫什么名字?
答:菜系又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
中国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五种以上菜肴命名方式?
菜肴的命名方法
2、以主料和辅料命名。如 蘑菇鸡块 龙井虾仁,银芽肉丝,香菇菜心
3、以调味和主料命名。例 蚝油鲍鱼、咖喱牛肉、 盐水大虾,家常豆付。
4、以烹调方法和原料特征命名。例 糖醋樱桃肉、清蒸盘龙鳝、汤爆双脆。
5、以色彩形态和主料命名。如 寿桃豆付、红袍大虾、水晶虾、白汁鱼丸、芙蓉鲈鱼、蝴蝶海参、葫芦鸭。
6、以人名,地名和主料命名。大山烧鸡,东坡肉、麻婆豆付、广式香肠。
汉族八大菜系?
答汉族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莜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经历代传承逐步形成今天的八大菜系,也是根据本地出产,精心选才,精心加工,精心制作,不断试验,推陈出新,中国地大物博,南北风味各异,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
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
在清朝初年,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
到了清朝末年,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20世纪哪个年代分菜系?
到清代,鲁菜、川菜、粤菜、苏菜已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帮派”,20世纪50年代正式确认为“四大菜系” 。
“四大菜系”,即黄河下游的鲁菜(涵盖山东、北京、河北及东三省),长江上游的川菜(涉及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及***),长江下游的苏菜(除江苏外,还影响到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珠江流域的粤菜(则包含广西、海南、福建,并辐射到台湾及南洋群岛)。清末民初《清稗类钞》记有:“肴馔之有特色者,为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苏州、扬州、淮安”,这是较早出现的“八大菜系”之说。
中华菜系风味和技艺流派,总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是“四大菜系”的风味;第二层次,是31各省市自治区的风味,即“八大菜系”为基础的风味;第三层次,是各省市自治区内的地方风味流派,也就是后来有人提出的“十二大菜系”之说。此外,还有宫廷官府风味,寺庙道观风味、家常风味、清真风味、民族风味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bww.com/post/18252.html发布于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