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食疗著作,古代食疗著作哪本好

古代有哪些饮食养生方面的书籍?
自周秦以来,人们便开始重视饮食的营养和卫生,成于战国的我国第一部《皇帝内经》便提出了膳食平衡的理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补精益气。”重视饮食的搭配和科学地饮食,达到维持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点我们的先人早已洞悉。
《神农本草经》说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实际上是食疗。汉代以前虽有托名的食书问世,如《神农食忌》,隋唐以前,魏崔浩《食经》、梁刘休《食方》等全部佚失,其他就是一些养生食疗散见于文章中。
唐代出现孙思邈《千金要方》,其中第二十六卷为“食治”,此书系统地把日常饮食之物的防病治病功能做了简述,共收入食物155种,水果29条,菜蔬58条,粮食27条,鸟兽虫鱼40条,如“小麦,味甘、微寒、五毒。养肝气,去客热……芋:味辛、平、滑,有毒,宽肠胃、充肌肤,不可多食,动宿冷”等。
元代也有一本专门讨论食疗和养生的书《饮膳正要》,堪称我国第一部营养学著作。书中讲了很多如何保养,如何注意食物的营养和卫生,包括预防食物中毒,这个词汇为医学沿用至今。
明代养生专著《遵生八笺》,高濂撰。八笺即从八个方面讲述修身养生来预防疾病、达到长寿的方法,其中“饮馔服食”收录了3253种饮食和药方。“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須以為用者也…俾五味得為五內賊,是得養生之道矣。”
书籍很多,如果真的想要看书来增长养生知识,上面这几本足够用了,看不懂可以买现代简体重新编辑的,都是先人的智慧和经验总结,仅供参考。
古代食疗里面有哪些药膳记载?
药膳包含了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学和营养学。大概从唐代开始,一些食疗方面的著作已经不再满足于研究某一种单味道的治疗保健作用,开始探索符合方剂,然后药膳就出现了。
北宋初编定的《太平圣惠方》,以及稍后出版的《圣济总录》,是两部重要的医学典著,里面都有专门论述药膳的。所列举的食疗方剂,多是药和食共煮的形式,分粥方、羹方、饭方、饼方、脍方。 比如: 治疗肾劳虚损精气殚竭的“补肾羹方” ,是以羊肾一对去脂,入葱白、生姜五味; 治疗伤寒后小便赤涩 肚脐急痛的“葱粥方” ,是用葱白十四茎细切,以半酥半两炒葱,再加入粳米三合煮成粥; 治疗中风狂邪惊走、心神恍惚、言语失志的“葛根饭方”,用葛根四两捣碎成粉末,粟米饭半升 拌匀,加豉汁急火煮熟,再加五味葱白调食; 五劳七伤羸弱虚乏的“酿猪肚方”,将猪肚洗干净去脂,加人参、茯苓、陈皮、干姜、芜荑、汉椒、莳萝、大枣、糯米于肚中,用麻线缝口,放甑中蒸熟,切片空腹渐渐服用; 还有一种补虚养身的“药牛乳方” ,较为特别,用钟乳一斤细研,加人参、甘草、熟干地黄、黄芪、杜仲、肉苁蓉、茯苓、麦门冬、薯蓣,都磨成末,放在粟米粥中喂给黄牛,平旦取牛乳服之.
北宋的陈直,撰有《养老奉亲书》,为老年人保健提供了许多食疗方剂和养老长寿之术。它提出建议老人都讨厌药物,而“喜于食”,所以用食物治疗疾病。“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老人之患,先宜食治。” 所以,他的很多方剂是药和食混合的,比如其中一个的“燠梨方”,用黄梨刺五十个孔,每孔中放蜀椒一颗,空腹食用,对老年人的咳嗽、胸胁牵痛、流涎多涕有效果。 它的这种思想还是得到很多认可的,老人年纪大了,难免身体会出现问题,很多都是吃药吃了好久却不见好转,反而把自己身体弄垮了。食物对一个人身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都是靠每天的进食维持着生命活动,所以如果食物中就含有治疗疾病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本书大家稍微熟悉些的《山家清供》,宋代的一本难得的烹饪专著,一半篇幅和食疗有关。在叙述一些风味食品时候,指出了它们的主要治疗功用。如“ 松黄饼” , 松花粉和熟蛋做成,能壮颜益寿延年; “酥琼叶”,实际就是酥炸馒头片,止痰化食 ; "拨霞供" ,就是火锅涮兔肉,补中益气。 其实我觉得现在这个天气, 羊肉汤,涮个羊肉火锅是相当不错的,又暖身又补气。
注: 以上药膳食剂只是古书中的一些记载,如果想尝试,最好再咨询专业人士。
文/ GSN
中国古代有哪些诗词是关于饮食文化的?
1.《寒食日即事》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寒食野望吟》 唐代: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代: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4.《寒食》 唐代: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5.《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bww.com/post/18587.html发布于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