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莱谱食品历史发展:食疗的发展现状
隋唐饮食文化
隋唐时期,五谷杂粮种类繁多:虽然没有玉米和红薯,但水稻、小麦、黍、黍、米都有,逐渐形成了南稻北麦的饮食偏好。当时的主食主要是饼、米、粥。糕点包括蒸制面食如胡饼、胡饼、蒸糕、馒头、小笼包等。
一)饮食习俗的兴旺发达 隋唐五代时期的饮食习俗,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在许多方面表现 出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成为中国饮食风俗史上极富光彩的时期。
水产主要的烹饪技法为切脍(切细蘸酱料生食)、羹臛(炖菜)、烩、腌渍等,金齑玉脍即是出现于南北朝末年、风行于隋唐的江南名菜。鱼与羊,南与北,不同的饮食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写的鲜字。
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就是缺少猪肉。
隋唐时期的饮食文化 唐代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茶道大兴,陆羽《茶经》的问世使饮茶成了专门的学问。茶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煮茶的方法技术范围和品饮方法;二是饮茶的精神内涵,也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豆芽的历史
豆芽菜最早可以追溯的北宋时期。 历史依据是:据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每逢农历七月七日,东京城里“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
中国发明豆芽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造发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芽,是以黑大豆作为原料。
豆芽是神农留给我辈的一小笔遗产。豆腐也是中国的一项伟大的发明。跟科技的四大发明相比,它其实离老百姓的生活更近。豆腐诞生在汉代,资格够老的。传说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安徽淮南八公山珍珠泉炼丹。
我国发明豆芽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造发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芽,是以黑大豆作为原料。在宋朝时,食豆芽已相当普遍。豆芽与笋、菌,已并列为素食鲜味三霸。宋元时食豆芽,主要用于凉拌。
黄豆芽最早被人们当做一种蔬菜出现与中国,且历史相当久远,早在古代社会就被人们开始食用,不过,当时还不叫黄豆芽,人们给它定名为“黄卷”,形象生动。当时人们主要把黄豆芽当做一种中药,以治疗小疾病。
豆皮的来历
1、豆皮是在制作豆腐时,豆浆上的一层皮,用竿子挑下来,晾晒即得,是广大人名群众的智慧。明末清初京城有一位御厨因战乱流落到应城三合,此地泉水清澈甘甜,就用宫廷配方酿制出豆皮,感觉味道不错,就开起了小作坊专卖豆皮。
2、豆皮本是湖北农村的乡土风味小吃。每年冬季农闲之时, 家家都烫豆皮,即用早稻和绿豆磨成浆,烫成薄皮,除即时用 佐料炒新鲜豆皮尝试外,主要是切成丝子,晒干。即可在春节 用来待客,也可作为节礼送人。
3、湖北民间,历来有用豆,米混合磨浆调制食品的习俗。20世纪20年代,汉口有个叫曾厚诚的,会做生意,在汉口大智路买下一块店铺,请来几位师傅,经营饭店。
4、沙湖豆皮是沔阳(今仙桃)的传统食品,和沙湖盐蛋一样受到人们的喜爱。豆皮状如四方包袱,外黄内白,外酥内软、香气扑鼻,味道可口,余香无穷。说起沙湖豆皮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十部秦朝到宋朝期间的主要烹饪饮食著作
1、《食珍录》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
2、《清异录》宋朝人陶谷撰着的《清异录》,是他杂***隋朝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里包含天文学、自然地理、蔓草等37个类别,一共有648条相关内容。
3、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烹饪理论著作:《本味篇》。《吕氏春秋》的第l4卷《本味篇》,是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来说明任用贤才,推行仁义之道可得天下的道理,得天下者才能享用人间所有美味佳肴。
4、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烹饪理论著作:《本味篇》《本味篇》记述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
药膳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1、大约从唐代末年开始,一些食疗著作已不能满足于探讨单味食物的治疗保健作用,开始了复合方剂的研制,出现了一种新的医疗体系,由此具有现代意义的药膳出现了。药与膳的结合,将古代食疗学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据文献记载,中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此时已有多种烹调方法,如商代伊尹制汤液,他的烹调技术高明,担任汤王的厨师。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
3、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另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脑筋 ,用加热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痒痛等方。
4、养生药膳就是我们常说的药膳。是指将中药和常用食材结合在一起烹制而成的,具有良好养生效果的食品。药膳在中国历史悠久。
5、词性是:名词。注音是:一ㄠ_ㄕㄢ_。结构是:药(上下结构)膳(左右结构)。拼音是:yàoshàn。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bww.com/post/2611.html发布于 2024-02-15